查看原文
其他

齐卫平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价值的全面展示


理论前沿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价值的全面展示


文 / 齐卫平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充分展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和作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团结带领人民彻底改写了历史,谱写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的新的壮丽篇章。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独特贡献。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品性。《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五个方面历史意义的总结,体现了党中央的新认识。

关键词:《决议》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 ; 历史意义 ; 全面展示



作者简介


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目录

一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二 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四 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五 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六 结 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年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议题,对自身全部实践作出历史检阅和全面审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恢宏气势叙述了百年历史中的非凡奋斗实践,充分展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和作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勇气和智慧,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使命和贡献。学习领会《决议》的精神,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对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命运多舛,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从曾经长期以灿烂文明领先世界的地位到断崖式地跌到受外国蹂躏的凄惨境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里承受了世界上别的国家和民族没有遭遇过的苦难、没有承受过的打击。历史的不幸考验着中华民族的意志,伟大的中国人民以不懈奋斗进行了改写历史、翻转命运、扭转乾坤的实践,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变革惊天动地。


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古老的东方大国背负着耻辱进入近代历史,“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场劫难把中华民族拖进了苦难的深渊,是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不了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被西方列强辱为‘东亚病夫’。”在那段令中国人民刻骨铭记的历史上,有十多个国家侵略过中国,有些并不强大的小国也把魔爪伸向中国,19世纪末甚至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大厦处于将倾倒的危险境地。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日军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戮杀30多万中国同胞,震惊世界。国家的衰败使中华民族倍感压抑,黑暗的历史使中国人民深感窒息。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被命运摆布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向挫折宣战的伟大人民。“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在经历了一批批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救国救民的斗争遭遇失败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以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近现代中国历史由此被改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迎来了从根本上扭转的历史契机,一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拉开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帷幕。


《决议》以全景式的叙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构成的发展历程,气势恢宏,精彩纷呈。“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的百年奋斗呈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前进足迹,记录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


《决议》以贯通式的总结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进行揭示,突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结了13个方面的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勇毅前行,跨过一道道沟坎,战胜一次次风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正是在这些成就和创造中不断迎来光明。党的百年奋斗辉煌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的新的壮丽篇章,也令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也是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改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民前途命运的改变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的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奋斗历程中遭遇的艰难险阻,经历的生死考验,面对的风险挑战,人类发展中别的国家和民族没有遇到过。“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像震惊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等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以顽强意志改变自身前途命运的注脚,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自信、自立、自强,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决议》揭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历史意义,对激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能量,焕发更加主动的历史实践及创造精神,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新篇章,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二 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从历史遭遇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因特殊缘由而生发。从先进蜕变为落后,从强盛跌落到衰败,19世纪中叶的中国在世界变局中面临可能被时代淘汰的厄运。“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中华民族从哪里找出路?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渴望打开的心结,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夙愿。


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始终孜孜不倦,一次挫败后重新再来,一次跌倒后再顽强爬起。但是,要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极其不容易。习近平指出:“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有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在1921年的时间节点迎来了历史转机,一个伟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脱颖而出,为在探索救亡图存正确道路上陷入迷茫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为之奋斗了100年。与在它之前成立的各种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红为底色的组织基因构成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红色血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贯穿党的全部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结果。


《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句概括性的话虽然宏观和简洁,但含义和意蕴深厚。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习近平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归根到底是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的。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被打开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曾长期把寻找救亡图存道路集中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努力中。从仿效船坚炮利的器具层面的学习,到搬用宪政议会的制度层面的学习,再到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层面的学习,西学东渐的潮流都以西方道路为模板。在道路选择上,戊戌变法学的是日本道路,辛亥革命学的是美国道路,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思想启蒙运动旨在仿效法国革命的道路。所有这些道路的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科学理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中国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探索,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的全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领导党中央深刻反省实践曲折的历史教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四个自信”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进程中找到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的转变,实现了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的转变,实现了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的转变,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条道路的引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

三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同时又指出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理论。从此意义上说,思想具有改变历史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指出:“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在中国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为艰巨的努力和极具挑战性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就与这个新的思想武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既遭到各种敌对势力的反对、攻击和污蔑,也经历了党内非科学化的实践错误,机械照搬书本知识的教条主义影响导致了曲折的发生。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可以说是以付出沉重代价而换来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不断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保证。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西方,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共产党把它运用到东方国家的实践中,不是简单的思想移植,不是机械的理论搬运,不是僵化的原理照搬。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使马克思主义彰显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五个创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组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能量。


《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这“三个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机理: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呈现的体征,它表现越充分,生命力就越强大。


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一些国家实践的失败一度引起思想疑惑和认识迷茫。上个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国际上“历史终结论”喧嚣而起,社会主义被一些人宣判死刑,有人甚至预言多米诺骨牌很快将推倒中国共产党。逆流之下,马克思主义究竟行不行的问题经历着时代的拷问。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党的百年奋斗展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独特贡献。

四 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把党的百年奋斗放到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认识,体现了大历史观的视野。《决议》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包括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这一条,突出的是党和人民对世界的担当和作为。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世界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历史潮流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自英国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开始主导历史的发展,成为世界追逐的潮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一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显露出历史潮流发展新的征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在世界形势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已经展示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更大的发展优势,马克思揭示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终将在历史演进中得到证明。

第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是这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团结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以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成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了铺垫,对改变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启,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得到亚非诸多备受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的支持,给发展中国家以很大鼓舞。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打破各种阻力,努力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向正常化、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多,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四,为全球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电子化、技术高端化、人工智能化、社会数字化的深刻变革,使全球治理的共同性问题日益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显著成就,为解决全球治理普遍性问题提供了经验。“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财富。

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但国际社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地区和一些国家动荡不定,纷争不断,利益冲突、民族冲突、制度和意识形态冲突造成的社会撕裂现象明显。西方大国奉行霸权主义,肆意破坏世界秩序,世界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受到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情势下,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努力具有引领世界向着理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百年奋斗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塑造了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尊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朋友遍天下。”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记录,截至2019年9月,世界范围内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179个,同时还建立了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并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与外国建立了160多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订了120多个双边投资协定,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个自由贸易区,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建设方略的合作协议。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越来越强。

五 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庄子·内篇·人间世》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正是印证了庄子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从弱小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始简毕巨的逻辑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日益强大的内在机理。


习近平指出:“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党在百年奋斗中干成了其他政党干不成的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创造的惊人奇迹彰显了一个伟大政党的担当和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的奥秘有很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其中重要的密钥。《决议》以“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揭示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品性。


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所谓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就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它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彰显。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都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正是以不断提高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的实践,逐渐改变落后的面貌,引领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性质宗旨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决定了它建党为什么、要干什么、为谁干以及怎样干等问题上的行为遵循。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虽然社会不断发展,但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在历史川流不息的演变中不断注入新内涵,形成新发展,使红色血脉得以赓续,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勇于自我革命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对一个政党来说,“革自己的命”要比“革别人的命”难得多,自我革命就是自我施压、自我防范。事实告诉我们,许多政党在输赢之争中往往不是败给自己的对手,而是毁于自己。党的历史发展始终面临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各种社会病毒时刻都会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刀刃向内,敢于在自己身上动手术、挖伤疤、割毒瘤。坚持自我革命,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保证。


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永不停滞。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敢于和善于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质,建设创新型政党是党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表明,没有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拓,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坚持开拓创新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从1939年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提出来后,管党治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就成为关系党的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党中央不断加深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规律,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永恒主题,以伟大工程的系统思维部署党的建设布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六 结 语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五个方面历史意义的总结,体现了党中央的新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加深认识,有利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焕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激昂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再出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和参考文献,请见谅,

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上期 

【文学与情感专题】主持人语

文学与情感

金雯 丨启蒙与情感:18世纪思想与文学中的“人类科学”

刘旭光 丨悲伤,或者一种不以愉悦为目的的审美何以可能

张牧人 丨羞耻、修补型阅读与文学情感研究

哲学研究

彭启福 丨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从“转向说”和“走向说”的论争谈起

顾春芳 丨论张世英的希望哲学

鲍永玲丨康德的“曲木直木”之辩

国家与社会治理

张晓燕丨公法上的人格权:概念的视角

冷战史研究

[美]夏亚峰 丨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新型农民工问题研究

王天夫, 王欧丨“疏离型”代际关系与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结构转型——以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为例

肖莉娜丨“爱而不亲”: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体验与建构

何潇丨“家”与“社会”之间——人情、物质与打工者的社会记

https://xbzs.ecnu.edu.cn/article/2022/1000-5579/2022-1-118.shtml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兰峰  等丨拥挤效应还是规模效应:人口流入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

胡艳  等丨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易成栋  等丨国家城市光荣榜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多城联创视角的研究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03;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